安徽教育在线
安徽教育资讯第一门户!
www.ahjyfb.com
教育时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时讯
牵住“牛鼻子” 学校焕新颜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9-18    人气:315

日前,在重庆大渡口区双山实验小学,学生小文(化名)参加完“沙漠寻宝”测评后,兴奋地跟同学分享起“经验”:“书本里学的知识点好多都用上了。”

这是一项跨语文、数学和体育等学科综合素养的测评,这项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好玩又上头”的测评游戏,是双山实验小学开发的低年段学生情境测评的一个项目,也是重庆市大渡口区实施教育评价改革两年来的一个缩影。

像双山实验小学这样参与区域评价改革项目的课题学校,在大渡口区共有12所,它们成为牵引大渡口区教育评价改革的“火车头”,尝到了评价改革的“甜头”。

列清单,调研先行

大渡口区20世纪60年代为服务重庆钢铁厂而设立。2011年,重钢主厂区完成整体环保搬迁,大渡口区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跟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教育资源相对欠缺的大渡口区期待破题。

“评价是龙头和关键。”大渡口区教委主任伍平伟介绍。2020年,大渡口区启动实施《教育评价改革“义渡扬帆”行动计划》,力图通过牵住评价改革这个“牛鼻子”,把区域教育引上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教育评价改革是“牛鼻子”,也是“硬骨头”。

“一开始比较迷茫,不知道从何入手”“甚至有一点抵触,因为平添了不少工作量”……大渡口区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起初都感到棘手。

为了让评价改革工作真正贴近区情、校情,大渡口区把学校质量评价改革作为突破口,以研制学校质量标准为落脚点,首先开展基线调研。2021年,大渡口区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区域内中小学办学现状进行诊断分析,在全面掌握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基础条件等要素基础上,从学生道德品质、学业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艺术审美、劳动素养等维度对学校进行反馈,指出亮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大渡口区在全区遴选了12所学校作为教育质量标准项目实验校,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探索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分步推进评价体系改革。同时,邀请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等单位专家深入学校指导。

建标准,专业引领

为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大渡口区组建了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和研究团队。专项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压实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责任。

在具体标准设定上,大渡口区在参考教育部六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研制出大渡口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形成了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12个关键指标、27个考查要点和67个评价观测点,并通过专家权重评分和层次分析对指标进行了赋分。

国家督学卢焕雄在调研大渡口区教育评价改革后认为,大渡口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细化评价观测点的做法值得肯定,“大渡口区对国家规定的某些考查要点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此外,大渡口区还确立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流程标准,拟定《大渡口区中小学校办学质量综合督导评估方案》,研制访谈记录表、调查问卷、听评课记录表等测评工具,形成现场评估手册、评估“工具包”,用标准规范的评价流程,最终达成高质量的评价结果。

转观念,以评促建

曲水流觞、兰亭雅苑,墙壁上遍布经典书法作品、书法名家故事;十几棵枝干遒劲、姿态各异的黄桷树或抓住岩壁或在石头堆里生长——这是大渡口区新工小学潜心打造的书法特色人文环境。

新工小学自2008年开始就以书法艺术教育为特色,在此次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工作中,他们承担了“小学生书法素养的评价研究”课题,以此撬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把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纳入各个学科,实现全方位育人。“教育评价指标要求教师看到学生全面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新工小学副校长郑洪霞说。

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让教师转变了认识。新工小学不少家长向学校反映,孩子得到多方位评价激励之后,学习兴趣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不爱练字的学生现在回家也主动练字了。

评价改革带来的观念转变也促使学校开始注重研究教学、研究教师,尊重教师的职业成长规律,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内驱力,激发办学活力。

重庆第九十五中是大渡口区一所建校半个多世纪的优质初中。在全区的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中,学校以承担“基于初中教师绩效考核的教师评价研究”课题为契机,探索对教师绩效考核的分层评价。在评价改革的激励机制下,学校的办学成绩持续提升,教师的成长内驱力也被激活,多人获得国家级、市级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奖励。

“按照《教育评价改革‘义渡扬帆’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大渡口区将在修订完善现有评价指标、推广成熟经验基础上,发布区域学校质量标准模型,让大渡口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模有样’。”伍平伟说。(来源:中国教育报)


最新发布
热点新闻
专题活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教育在线   0551-62677771
投稿邮箱:1040902690@qq.com
Copyright 2019-2021  皖ICP备2021016151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3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