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AI皆知道,为何语文学习依旧要强调背诵? |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9-18 |
当下,不少人对教育的看法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更关注思维训练,却忽视了记忆的重要意义。语文中的背诵默写集中在古诗词以及文言文方面。就我的观察来看,不少学生会采取最省力的方法,完全按照考试的需求背诵。比如古诗词,不少学生能做到看到上句写出下句,考填空没问题,但若是再问一问作者和题目,可能就会回答不出。 其实,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背诵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管是古诗词,还是文言文,要背诵默写,就必须体会音韵节奏,弄清句段篇章,理解背后的深意,这个过程对形成语感是极其重要的。 从考试的角度看,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现在的默写已经从全部考上下句变成了理解性默写,在情境中运用。这样一来,不但要背,还要杜绝傻瓜式、不用心的死记硬背。 让我们回到最根本的问题:平时生活中基本不用古汉语,那么干脆直接取消默写,甚至直接取消文言文行不行? 从教经历告诉我:不行。 究其缘由,背诵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甚至关系到所有学科学习的根本目的。若从实际功用的角度来判断,其实不光是古汉语,许多知识点都没必要学。比如,从高考结束后到现在,我从来都没有在生活中用到过二次函数、复数这些东西。那么,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可以从数学考试中删除呢?答案肯定是不行。看上去,这些知识点除了极少数专业人员用得到,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没用。但是,学这些不是为了让你在现实中使用,是为了训练你的思维,让你变聪明。 数理化的学习让人变得更有理性,而语文的学习则会让人变得有情趣。人应该是一个非工具的存在,科学理性是每个人的必备素质,而文史哲的素养每个人也都应该具备。 古人逼孩子背下四书五经,是为了让他们在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体悟圣贤之道。今天我们的青年学生之所以还要背古诗文,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增加一些色彩。 也许高考过后不久,所有思考题、赏析题的解题技巧都会被学生统统抛诸脑后。但是,当八月十五的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也许我们会突然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而此时,也许曾经被老师逼迫背下来的两句诗会涌到我们的嘴边,传达出我们的思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我们大概会重新评估“有用”和“无用”的标准。(王希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