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初中数学常见困惑,有你想问的吗? |
来源:第一教育 发布日期:2024-09-09 |
一、想要学好数学,究竟要不要“刷题”? 适度的练习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思维品质。但一定要避免盲目、机械地重复做题,这样即使做了大量练习,效果也不会很好。 首先,平时不能忽视基础训练。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即使做了大量题目,也难以真正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精髓。 其次,要有选择地练习以下类型的题目:一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解归一的题目;二是蕴含多种思想方法的题目;三是覆盖了很多知识点,考查多种能力的题目。 最后,做好总结归纳。做完题目后要及时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思路,还可以将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比较,找出他们的共性和差异。 二、有学生说:我做了大量的习题,为什么数学成绩却难以提高,怎么“破”? 一定要找出根源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可能涉及这些方面: 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2.解题速度慢; 3.心态问题,一遇到考试就紧张。 三、做数学题总是粗心,怎么办? 粗心的成因因人而异,要分析背后的实际情况。 有的同学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习态度不好,考试没考好,就把粗心作为借口。对这类同学,要夯实基础,端正学习的态度,找到学习动力。 有的同学粗心则是因为解题思路不清晰,没有养成的打草稿的习惯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改进: 1.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 2.解题前要仔细审题,圈划出关键词,确保理解题意; 3.解题时要打草稿,理清解题思路、减少错误; 4.书写要清晰、规范,避免因为字迹潦草而导致自己误解。 四、数学有没有必要“超前学习”?就要开学了,学生们可以为数学学习做哪些准备? 对于是否需要“超前学习”,因人而异。 对于数学成绩比较优异、学有余力的,并且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我觉得“超前学习”是可以的。 这类学生可以通过提前学习更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这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益。 同时,“超前学习”也需要循序渐进,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避免学习流于肤浅。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和自身的学习能力来学习数学更为合适。尤其对一些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或者数学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来说,提前学只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进一步消磨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影响下学期的听课效果。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开学前可以系统性地巩固上学期学过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并对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比如:八年级的学生可以把六至八年级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体梳理和串联,领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可以适当地预习一些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但也不宜过多,一般建议预习1—2章的内容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