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在线
安徽教育资讯第一门户!
www.ahjyfb.com
安徽名班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名班
汪颖:用真情和智慧带出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8-31    人气:24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十二届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晋元高级中学汪颖老师,荣获“带班育人方略”特等奖、“育人故事”“情景模拟”“主题班会”单项一等奖以及综合一等奖。

 汪老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已担任班主任工作20年。虽然汪老师是这次最年长的参赛选手,但全力以赴的她没有留下遗憾。“汪汪队”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被她的积极努力深深感染着。

回想平常的每一天,谈笑时她从容温和,工作时她雷厉风行。在学生眼里,她总是神采奕奕、炯炯有神地鼓励着他们,让他们相信,每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光彩,成长就是不停地战胜自己。在家长眼中,她充满爱心、细心亲和,用真情与智慧带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优秀班集体。

用真情与智慧带出温馨和谐的班级大家庭

“成长就是这样,不断前行,遇到新的朋友、师长,高考不是结束,而是人生下一段灿烂的开始”“希望他能继续踏实严谨的优点,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希望他能早日成为心中有他人的社会栋梁”……高三毕业班最后一天,每位家长都会收到一卷来自汪颖老师的“神秘礼物”。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优秀家长”的奖状和一封汪老师的亲笔书信。信是用秀丽笔写在传统竖版薛涛笺上的,隽美端秀的行书字体、饱含真情的嘉勉之语,让家长们感慨万千。

回想三年前,刚进入班级,汪老师就曾让家长们写下对孩子的期望。彼时的汪老师和如今一样,留着利落的齐肩短发,看起来十分干练。尽管已步入中年,但汪老师的眼神中透露着睿智和坚定,依然充满活力,热情不减。在三年的相处中,汪颖老师全心投入班级教育管理,用真情与智慧,带出了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是家长们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

3年40多人1000多天,一个班级的成长,难免有荆棘,汪老师总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擅于用奇思妙想的班会课、充满关爱的周记评语等创新形式来有效化解。

高一开学头两个月,往往是孩子们进入高中的第一道坎。刚进寄宿新环境,同学们还没有完全调整好状态,学习遇到困难、情绪出现起伏较为常见。为了帮助孩子们顺利渡过这个难关,汪老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她动员每位家长拍一段小视频、说一段“启迪心灵的鸡汤”,以此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当一段段小视频在班级里播放时,孩子们被深深地触动了。熟悉的面孔、温暖的声音、质朴的话语,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有的孩子默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更多的孩子在关怀中坚定了信心——我并不孤单,老师和家长一直在支持着我。这些小视频就像成长道路上的一份小礼物,激发了同学们积极面对困难、努力学习的决心。

在高二时,个别同学出现了青春期异性爱慕的情况,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控情绪,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汪老师没有选择传统的说教方式,而是专门组织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课。班会课上,同学们自导自演沉浸式情景短剧,在情境模拟中决定事件的走向,生动地展现了积极、理性处理青春期异性爱慕问题,对人生的影响。她还邀请马上要举办婚礼的一对复旦和同济的学长学姐分享经历:高中时期互相爱慕但冷静克制,“稍纵即逝的机遇不会等待,但相爱的人会永远等你,任何时候都是”。而在后续的班会课上,汪老师还就“再见亦是朋友”“哇塞女孩的十大品质”“好男生的重要特点”展开大讨论,通过教师、家长、嘉宾分享自己的成长体会,促进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长远的思考,把成长和情感、婚姻、人生联结。

临近学期末,同学们在持续高强度的学习中深感疲惫焦虑。几次考试不理想,有的同学连饭都吃不下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汪老师别出心裁地筹备了一场新年晚会。她和家长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布置了教室。晚饭后,当孩子们回到教学楼,见到彩带飘扬、欢乐喜气的教室时,顿时两眼放光。晚会上,孩子们游戏、抽奖、跳舞,伴着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明快欢乐的舞步,一段时间积累的紧张焦虑一扫而空。放松过后,同学们的状态明显好转,重新找回了动力和信心,积极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家班协同共育,打造学生最强后援团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在汪颖看来,学校与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主体。“以常规活动为基石,以节假日活动为纽带,以特色活动为催化剂,搭建家长参与学生成长的平台,构建和谐家班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是汪颖老师的家班共育理念。她特别关注家长的力量,通过策划系列化的主题德育活动形成家校合力,不断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高一带班伊始,汪颖带班就不仅仅局限在“老师+孩子”的范围里,而是把家长都拉进了班级建设的统一战线中。开学不久,汪老师拉起了家长群、成立了家委会,搭建起了“学校—老师—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把握到孩子刚住校后家长们的“思子心切”,时不时拍些孩子们学习、军训的照片、视频,圈住了家长们对家长群的忠诚,每天看家长群也成了家长三年来的习惯。

从此以后,无论是班级的发展,还是学生遇到的任何问题或成长烦恼,汪老师都会与家长商讨、谋划,共迎挑战。老师和全体家长成为学生最强大的后援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于是乎,当遭遇考试失利时,学生的课桌上会及时出现家长的鼓励卡片;在感恩班会上,家长会展示自己写给亲朋好友的感言,用言行给孩子做出最好的示范;在晚自习课上,老师和家长的身影始终陪伴……家班协同共育,不仅保障了高中三年教学计划的顺利推进,而其形成的团结、凝聚、互助、友爱的氛围也必将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高考,汪颖都会和家长一起拉着横幅到考场外,为尚在拼搏的晋元学子加油打气送祝福。巧克力、助威牌、握手鼓励、温暖的拥抱……连送考的家长们都为之深深感动:班级不仅是孩子们的,也是家长们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团结快乐、相亲相爱的班集体中的一员。“新闻夜线”“东方网”曾对此做特别报道并评价道:为学长们送考体现了晋元学子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也是学生最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一直以来,汪老师都非常乐意交流分享自己在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她多次在学校开设讲座,分享家班协同育人的经验,论文荣获上海市中小幼“家校合作”征文比赛、上海市中小幼运用调查研究成果展的市二、三等奖,同时还主持了市级德育课题《寄宿制高中家班协同育人途径研究》,力求寻找寄宿制高中家班共育有效策略,促进内外循环,形成班主任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支持的有效育人格局。

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平台,点燃学生的使命担当

成才先成人,树人先立德。近年来由于网络高度发达而造成的多元文化冲击和影响,加上“00后”独生子女众星捧月的教养方式、学业竞争压力大、学生缺乏和他人和社会的情感联结,导致一些学生的幸福感、学习热情下降,一些本该“达则兼济天下”的资优生,在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时缺少相应的觉悟和勇气,成长有“小我”而欠缺“大爱”。

在多年担任实验班班主任的过程中,汪颖从未把“成绩”作为衡量班级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始终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班级同学践行“奉献”“使命”“担当”的平台,引导学生要有仁爱之心,不断激发他们向上、向善、向真、向美,成就最好的自己。

于是,班级的志愿者服务队被取名为“一点点”,宗旨就是“真正的善举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多做一点点”。哪怕家家有难处,只要每人奉献一点点的力量,汇聚起来就是爱的洪流。

汪老师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踏入悦苗残疾人寄养园的情景,那是一个为脑瘫、智障者、自闭症等残疾人提供养护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同学们甚至有些畏惧。当汪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残疾人的辛酸故事后,同学们都不禁黯然神伤。尽管功课繁忙,但是此后的双休,老师和学生们都会风雨无阻地前往悦苗园,陪残疾人打篮球、背古诗、讲故事,其乐融融。逢年过节,汪老师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带着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看望他们,齐心协力地帮他们布置教室,举办活动,热火朝天。

2020年寒冬,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悦苗园的管理工作。园内急需200个口罩,而当时口罩是市场上最紧缺的物资,200是个惊人的数字。汪老师向全班同学发出了征集:“防疫物资紧张,大家量力而行!”没想到你一个、他两个,大家都从牙缝里挤出了来之不易的物资。仅一晚,全班就筹集了来自30多个家庭、型号各异的100个口罩、20斤消毒洗手液和100块消毒肥皂。得知园中的食物贮备告急,班长再次在班级微信群发动募集活动,克服各种困难,给园里送去了6箱新鲜水果、100斤大米和200斤蔬菜。

当看到物资传递到悦苗园的照片时,同学们的心中涌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和充实感。一位学生在“我的抗疫心情”征文中这样写道:“在这场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的狙击战中,自己逆行的一小步给了我无穷的斗志:原来我也能出一把力!”

“参加一次助残活动不难,坚持不懈地奉献很难;锦上添花不难,雪中送炭很难。”悦苗园的老师这样评价“一点点”,并多次在公众号上对晋元师生表示感谢。类似的情景也发生在“一点点”的其他志愿者活动中,在服务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快乐。

鲁迅先生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汪颖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这样的志愿者活动,在仰望星空、逐梦世界的同时,不忘身下的土地,做到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勇担社会责任,获得向上的力量。(颜惠芳)


最新发布
热点新闻
专题活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教育在线   0551-62677771
投稿邮箱:1040902690@qq.com
Copyright 2019-2021  皖ICP备2021016151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3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