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来稿格式的通知 |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5-07 |
各会员学校: 目前,各会员学校来稿所用的字体、大小、行间距、字间距甚至颜色等各不一致,标点符号全角半角不分……这些缺少统一规范格式的稿件导致发稿编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调整字体、行间距、字间距、标点符号。 同时,网站用稿有明确规定:不允许把照片粘贴在文字里面,文档与图片分别打包,还有图片不规范的稿件,需要编辑花时间整理…… 这些操作看似简单,但由于稿件较多,耽搁了本该是重点审核修改稿件文字内容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保障发稿工作良性、有序进行,现对发稿规范提出统一要求: 一、稿件格式要求 1.标题格式:二号字,黑体,加粗,居中。 2.正文格式:四号字,宋体,不加粗。 3.行间距:固定值,24磅(不要使用默认的单倍行距) 4.只要文本超过一页,就在页面底端插入页码。 5.网页复制粘贴文字要求:从学校网页上粘贴的文字,在复制之后,不能直接粘贴在Word文本中,因为直接粘贴的文字会默认保存为网页HTML格式,而网页HTML格式的文本是无法编辑修改行间距等元素的。 正确做法:先复制网页上的一段文字 → 点击当前WORD文档页面右上角“粘贴”键下面的黑色向下小箭头 → 在扩展开的下拉菜单里点击“选择性粘贴” → 再点击选择“无格式文本”。 6.图片要求: 如果稿件内含照片或图片,则要求必须建文件夹:单独的文字稿件一篇,几张照片的压缩打包文件。 图片多需要分别命名,防止错发。命名原则: 1. 如果是拍摄的个人,起名务必按该人物的名字职务命名,如“张三校长讲话.jpg”“陈五副校长颁发奖状.jpg”“某老师执教几年级什么科目”,等; 2. 活动图片则可命名: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讲1段落、图为同学们敬献花篮2段落……;方便编辑根据说明对应文字配图发稿。 7.文字要求: (1)每段文字首行必须空两格。 (2)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必须使用中文输入法的全角符号(电脑默认的英语输入法的标点是半角)。尽量避免一段话一逗到底,也不要在一段话没说完的情况下使用句号。 例如稿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12月10日-12月15日,×××学校选派×××、×××等青年班主任参加全省技工院校班主任培训。”此段话为该稿件开篇第一段,先说明活动目的。“为了什么目的”,这是说明原因和动机,下面“几月几日举行了什么活动”是这个原因和动机产生的结果,这是一个明确的因果关系,所以“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这句话后面应该是逗号,因为这句话没有说完。这个问题在相当多的稿件中都反复出现,在此特别提醒各位注意。 二、稿件人称使用要求 来稿经常会出现“我校”“我们”“我”这样的第一人称表述,这对读者来说感觉很奇怪,因为读者都是第三者,是典型的逻辑性错误。稿件应该以旁观者身份,即第三人称来写。在写稿件时非常忌讳偷换概念:一会是客观的第三人称表述,一会又换成第一人称自述,让人产生误解,希望今后尽量避免。 在写稿时要特别注意把这些称呼改成“某校”“该校”“老师们”等。但如果是转述对方原话,则可以使用第一人称。例如:赛后,冠军获得者xxx激动的说:“我非常激动,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此外,对上级领导检查调研的稿件,一定要弄清楚上级领导的单位、职务、名字,一定要表述准确。例如某县长是当地的一位副县长,就一定要交代清楚,可以写成xx县政府副县长XXX,不要写成某某县长。这是稿件准确性的最基本的原则。 三、切实加强稿件审查责任意识 希望每一位通讯员要切实履行起审稿责任。写完稿件认真读两遍,有没有明显的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病句、用词是否妥当、表述是否清晰、人称使用是否准确、六要素是否满足、是否体现了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这些都需要各位严把审核关。 另外,稿件要署作者姓名,照片突出主体,避照桌上的水果、茶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规范稿件,提高写作水平,严格审查和责任意识,推动发稿宣传工作良性有序开展,提升宣传效果。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安徽教育在线 2024年5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