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写字”特别活动故事专栏53——永字八法 |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01 |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的法则。以“永”字八画顺序为例,阐述了正楷书书写的笔法技法: 第一画,点,八法叫侧(如鸟之翻然侧下),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 第二画,横,八法叫勒(如勒马之用缰),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第三画,竖,八法叫努(用力也), 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第四画,钩,八法叫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 第五画,提,八法叫策(如策马之用鞭),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 第六画,撇,八法叫掠(如用篦之掠发),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 第七画,短撇,八法叫啄(如鸟之啄物),落笔左出,快而峻利 ; 第八画,捺,八法叫磔(zhé)(笔锋开张也),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初学书法时,老师都会讲到“永字八法”。一讲到“永字八法”,就会联想到两个与“永”字有关的事,一个是王羲之《亭集序》的开头一个字,永和九年的“永”字,另外一个就是智永和尚的“水”字。这可能是机缘巧合,但“永字八法”确确实实与这两件事相关。 相传“永字八法”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研究出来的。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他的学生虞世南,因为虞世南是皇帝的老师,就不得不把王门的书法秘诀传给皇帝,这样一来呢王门书法秘诀就公布于天下了。“永字八法”经过一代一代相传,一直到至今。 “永字八法”是一个独特的楷书教学方法,简明扼要,以“永”字的点画为基点,按照笔画顺序,循序渐进,详细分析每一个笔画的起、行、收,以及点画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初学者能充分了解点画和字型结构的写法,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一个“永”字延伸到所有的中国汉字。 中国书法艺术,修身养性,传承千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方方正正中国字,堂堂正正中国人。 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 做人要像“永”字的“点”,昂首,充满自信和朝气;做人要像“永”字的“竖”,挺胸,充满力量与美; 做人要像“永”字的“撇”,飘逸潇洒,看轻一切成绩和荣誉;做人要像“永”字的“捺”,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课; 可见“永字八法”不单单是学习中国书法的法则,它还能从中感悟出礼仪之邦的君子风范,人生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