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写字”特别活动故事专栏46——铁门限 |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07 |
隋朝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也是一位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就是传给智永收藏的。 智永和尚原名叫王法极,是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徽之的后代,南北朝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王法极看破红尘,为了继承家传的书法遗产,他一狠心出家当了和尚,寻求一个清净的地方,好好练字,好好研究王门书法秘诀,让祖先的书法万古流芳。他在永欣寺修行时盖了一座小楼专供练字使用,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他每天临摹王羲之的字帖废寝忘食,十分刻苦用功,写坏了无数支毛笔。他每写坏一支毛笔,就将它投入一个专门用来盛坏笔的箩筐里。20 多年持之以恒,从不间断,用坏的破笔竟积累了5大箩筐。后来,智永和尚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冢,称之为——退笔冢。 智永在永欣寺还抄写了 800 多本《真草千字文》,分赠给了浙东各寺庙。智永《真草千字文》历来评价很高,被赞誉为“天下法书第一”。他真正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在行草书方面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还有很多书法家喜欢临摹智永《真草千字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智永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于是登门求其书法真迹的人络绎不绝,智永禅师整日应接不暇,以至书案堆满了几尺高的纸,先后积压,都落了厚厚的灰尘。前来求教的人也很多,以至房门外面常常摆满了鞋子,连门槛也踩坏了,智永只好叫人用铁皮来加固门槛,时人称之为“铁门槛”,也叫“铁门限”, 铁门限,就是用铁皮包裹着的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