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写字”特别活动故事专栏43——子换父字 |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03 |
书圣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从小就聪明过人,才华横溢,但是他容易骄傲,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要强。 王献之 有一天,王羲之离开家要到京城去办事,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第二天王献之看到了,他端详了好一阵子,觉得父亲写的这几个字很平常,自己写的比父亲写的好多了,想到这里,拿来抹布,站在凳子上,把父亲题的字擦掉了,又按照原样题写上了自己的字。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不但能够以假乱真,甚至比原来父亲写的字更精彩些。其实他这些举动都被母亲看在眼里了,母亲只是淡淡一笑而已。过了几天王羲之回到家中,献之赶忙为父亲拿行李,搬板凳,倒茶水。王羲之坐下来喝了一杯茶,他抬头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禁摇头叹气地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怎么会写出如此软弱而没有神采的字,真是惭愧啊!如果是在外面写字,说不定会毁坏我一世的名声,惭愧!惭愧!” 王献之站在一旁,起初他还得意扬扬,当他听了父亲的这般言语以后,内心感到无比的羞愧。 晚上献之把自己换掉父亲字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母亲笑嘻嘻地说:“书法不单单是要写好字,写好字只是书法的基本功,书法要有神韵,要能够表达出人的情感,这样的字就活了。”王献之听了母亲的话,深受启发,从此,他不但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还潜心揣摩怎样把字写得生动,怎样通过书法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后来王献之在书法上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成了一个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后人尊称他为“小书圣”,还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书法作品 学习书法首先要端正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单单这样还不够,还要领悟书法,通过我们对中国汉字的书写,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我们内心世界的情感,把书法变成真正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