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区植徽州“非遗”厚土 绽昱城 “五育” 之花 |
来源:黄山市屯溪区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5-03-27 |
黄山市屯溪区,作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展示窗口,不仅承载着千年徽州的历史文脉,更以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人文精神,向世界诠释着“中国徽文化之魂”的独特魅力。屯溪教育立足乡土文化,传承文化薪火,积极发掘独具特色的非遗传统项目,与学校“五育”工作有机融合,让学生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徽文化,实现徽文化育人价值,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多彩氛围。 文化助育人,德育铸强魂。屯溪区属各小学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全力筑牢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爱党爱国的新时代“徽州人”。黄山市实验小学借助地域优势,将徽州文化融入学校全过程,积极打造 “扬徽州文化育时代新人”徽文化德育特色品牌,以省级思政课题为抓手扎实落实思政校本课程,结合徽州传统节日,依托晨会、班会等主题教育,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中浸润徽州文化,学校还围绕“徽州文化、书香校园”,在校内四幢教学楼分别增设诚信书吧、紫阳书吧、崇正书吧、竹山书吧等,让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人。 先学进课堂,智育培新根。徽州历史上涌现出陶行知、程大位、戴震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屯溪区积极挖掘独有资源,先后将程大位珠心算、戴震文化、陶行知精神等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今年春节期间,黄山市屯溪区大位小学国家级珠算非遗传承人汪素秋老师携学生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非遗晚会,该小学自1992年开设珠心算教学以来,历经30余载的摸索与研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珠算特色。在校内开设珠算课程,进行系统珠算教学,学校每年还举办“非遗文化体验”手工制作算盘征集活动,征集到算盘作品达上千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非遗提兴趣,体育强身基。屯溪区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先后引入徽州武术、舞龙舞狮、抖空竹、彩带龙等特色体育项目进入校园,充实体育课和课后服务兴趣班内容,让更多的孩子动起来、乐起来。近年来,全区体育成绩显著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成绩优良率逐年提高,全区6所学校获评全国足球特色校,学生多次在市级及以上体育赛事中获奖,2024年有6名学生入选国家跳绳集训队,获得2025世青赛选拔资格。坐落于屯溪城郊的奕棋镇中心小学,结合地名独有特点,积极引入围棋项目进入校园,形成“四进一体”文化模式(即围棋进课程,围棋进社团,围棋进课间,围棋进文化),以棋为主题为学生提供多彩体育活动,2023全国围棋协会主席到校调研给予充分肯定,同年获评全国围棋特色学校称号。 非遗遇传承,美育润童心。近年来,屯溪区积极将徽州鱼灯、徽州三雕、徽剧等多项非遗项目引入学校美育课程,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徽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分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普及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屯溪区荷花池小学成立了“徽荷艺术团”并聘请了省徽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开展普及。通过开设徽剧课程,让学生了解徽剧的历史、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戏曲欣赏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通过参与徽剧表演,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还将“徽剧”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精心打造校园徽剧角,营造出了“处处见徽剧,人人学徽剧”的浓厚氛围。 中医进校园,劳育固根本。新安医学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着一代代徽州人,随着劳动教育的广泛开展,屯溪区多所小学将新安医学引进校内,开展中草药种植、辨识中草药等特色劳动课程。屯溪区百鸟亭小学尤溪校区在校内规划中草药种植园150余平方米,累计带领学生种植中草药200余株,该校还组建了“岐黄新芽”社团,定期开展“悠悠草药香春日种植忙”中草药种植系列活动和“小药工”中医传统手工制作活动,通过趣味性强的传统中药手工体验,让中医药科学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生根。(特约通讯员:吴佳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