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非学科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 |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1-13 人气:705 |
日前,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看到教育部这个通知,很多不了解教育行业的人会发蒙,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究竟包含哪些类别? 其实,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发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与非学科类范围。其中,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为何要规范非学科培训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被大力压减,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持续升温。不少学科类培训转型为非学科类培训,资本涌入,教培行业眼看就要迎来新的「风口」。 然而,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深入,发现一些地方的非学科类培训日常监管不到位,部分机构资质欠缺、质量难以保证;培训鱼龙混杂,预收费监管不完善;部分培训机构借「双减」之机肆意涨价、过度营销、抢占市场,制造社会焦虑,扰乱行业发展秩序……这些问题已引发各方关注,都导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成为今年的监管重点。 以前,培训考级和竞赛证书“含金量”很大,甚至成为入读优质学校的“敲门砖”,于是,“送不送孩子上课外培训班”就成为了所有父母的集体焦虑。这曲解了非学科类培训的初衷和本意,国家开始对非学科类进行监管,这是教育公平的需要,也是“双减”实施的目标。体育艺术科技培训,应该成为完善学生人格和素质的补充,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敲门砖,不是家长之间的攀比,更不是“揽钱”的买卖。 规范非学科培训意义重大 1、拨正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发展误区 《意见》要求制定培训标准,严格准入和从业资格,规范内容和时间并监管收费,专款专户,一次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60个课时,或者5000元,户外招生结果,不得与招生入学挂钩,还将培训机构纳入平台统一管理。 与学科类培训相比,非学科类培训门类更多、更复杂,既不能放任其野蛮生长,也不能因噎废食。《意见》的出台,就是帮助教培行业校正发展方向,朝着规范、健康的道路发展。 在过去的两年中,在疫情和教育部减负的双重打击下,绝大部分非学科类机构基本上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比如新东方都转型直播卖货了。 这个意见的出台,最重要的意义是承认了非学科培训的合法地位,指明了这个赛道的发展方向。监管的目的,是要“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次性收费不超过5000元。更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毕竟,培训机构频频暴雷,不仅家长增加了风险,对于培训机构本身也是风险。《意见》也指明未来的非学科类培训,需要以公益为目的,培训机构再盲目或者快速聚集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难以为继。 2、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出台《意见》并不是要禁止非学科类培训,而是要加快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管是学科类学习还是非学科类学习,学校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校外培训的定位始终是有益补充。 《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减轻负担与提质增效并重,增加非学科类学习供给,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配备补充,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开齐开足上好音体美课程,加快构建“双减”背景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因此,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坚持内外联动,统筹校内与校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为了使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意见》健全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园的相关机制。各地根据需求可以适当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按照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在监管平台的白名单中确定允许引进的培训机构,形成培训机构和服务项目名单及引进费用标准,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为保障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在校内能以较低价格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意见》要求,引进费用标准要通过招标等竞争性方式确定,并要明显低于培训机构在校外提供同质培训服务的收费标准。
一直以来,个别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在标准、价格、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令家长和学生们头疼不已。《意见》针对突出问题,一一着力化解。 针对一些地方非学科类培训门槛偏低、鱼龙混杂的问题,《意见》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与学科类培训机构同样实行“先证后照”制度,须依法取得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后,再依法进行法人登记。行政许可的层级与学科类培训机构保持一致,线上机构为省级管理,线下机构为县级管理。因非学科类培训种类繁多、专业性强,规定由省级明确的相应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牵头制定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基本设置标准,设定行业准入门槛,保证服务质量水平。 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衡量一个机构是否正规的重要标准。教育部、人社部在2021年9月印发的《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中,就对非学科类培训从业人员作出了规定,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针对从业人员资质问题,《意见》除要求所聘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或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外,还规定具体的职业(专业)能力资质标准可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特别明确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深化考试改革缓解家长焦虑 不可否认,随着体育、艺术纳入中考科目,学生和家长出现的培训焦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日渐火热。 对此,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各地中考安排体育、艺术等科目,旨在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为了竞争选拔。一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刻意对体育、艺术纳入中考政策大力宣传曲解,制造焦虑,使学生家长被动参加校外培训,增加负担。 为缓解家长焦虑,《意见》提出要深化考试评价改革,改进体育、艺术中考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切实加强过程性考核,逐步实现考试成绩***呈现,弱化选拔功能,注重对学生运动习惯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坚决杜绝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结果与大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此外,规范并减少面向中小学生的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类考级活动,除另有规定外,不得作为体育、艺术科技特长测评、招生入学的依据。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教育培训,对于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提升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尽快明确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充分发挥“双减”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促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公益性属性和补充性教育功能,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形成校内校外协同减负、合力育人的良好育人局面。(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