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在线
安徽教育资讯第一门户!
www.ahjyfb.com
教育百家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园地 > 教育百家
外语专业亟待提质分层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9-21    人气:65

        多所高校外语专业今年暂停招生:5月,济南大学宣布已停招朝鲜语、德语等9个本科专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等10个专业2024年暂停招生;今年暑期,北京语言大学发布公告,取消俄语笔译、日语笔译、日语口译、德语笔译、朝鲜语笔译、朝鲜语口译、西班牙语笔译七个专业的硕士招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宣布,停招意大利语口译的硕士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18-2022年),在过去5年间,至少有101所本科院校撤销了外语类专业。

 外语专业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此外还因为不少国内高校的外语专业办学定位模糊,其专业课程主要为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型课程,再加上少量语言学、文学或文化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要,更谈不上对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大模型“来袭”,外语专业竞争力何在?

  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时也在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这些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大批高端外语人才的支撑。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外语专业目前培养的主要还是初级和中级外语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也缺乏竞争力。

 一方面,非外语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不仅精通一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具备与外语专业毕业生相媲美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甚至在外语写作和翻译等方面超过许多外语专业毕业生,进一步降低了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培养偏重工具性,高端外语人才供给不足

 当下,固然大语言模型可直接应用于对中国文化作品的翻译,其翻译质量已与人工译者不相上下,甚至超过部分人工译者,但在修辞手法和新术语的翻译方面,它依然逊色于人工译者,错误频出,需要人工译者进行校对、干预。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强调工具性,注重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严重忽略外语专业的人文性(指外语专业传授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文化差异等知识)和科学性(用科学方法探索人类语言文化发展的奥秘),所开设的课程中70%左右都是培养外语技能的课程,而与人文性和科学性相关的课程很少,结果导致我国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

 未来的外语专业,将分层分类发展

 鉴于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在兼顾外语专业工具性的同时,注重外语专业的人文性,着力培养精通外国语言文化、经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外国通”,同时培养学生跨学科语言研究的能力。

 未来,外语专业或可划分为三大类别,即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外语+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以及语言数据科学或语言健康专业。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可设置外国语言学和外国文学两大专业方向,定位是培养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高端人才。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或外语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高校可以开设这类外语专业。外语+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旨在推进外语专业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外国通”。文科类院校、综合性高校或部分文科实力较强的理工类高校可以开设这类专业。语言数据科学或语言健康专业本质上是语言学专业和信息科学或医学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理工类院校、医科类院校或其他办学基础好的高校也可以开设这些专业。(胡开宝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


上一篇:曲尽其妙:中国戏曲之美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发布
热点新闻
专题活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教育在线   0551-62677771
投稿邮箱:1040902690@qq.com
Copyright 2019-2021  皖ICP备2021016151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3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