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写字”特别活动故事专栏25——《兰亭集序》的故事 |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15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这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的开头。描写的是东晋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41 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即由书童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羽觞随风而动,停留在谁的面前,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如若是作不出来,就要罚酒三杯。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作的 37 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集序》。序文,共28行,324字。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好景留恋,和对人生的感慨。 王羲之行书《兰亭集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道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其丰裕的艺术美。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