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写字”特别活动故事专栏18——蔡邕写熹平石经 |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01 |
蔡邕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他精通经史,同时还是一位大书法家。 在当时,印刷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人们靠手抄传递文书,但是经过多次传抄的文字经常被添油加醋,甚至连皇家收藏的“六经”都不能保证是标准的。 于是,蔡邕便向皇上上奏:校正经书、刊刻于石,作为官方的标准本。奏请获得了皇上的批准,蔡邕带领一批学者开始校正经书,并将校正准确的“六经”书写在石碑上,总共20多万个字,刻成了46块石碑,每块碑一丈多高,四尺宽。完成这项工作总共花费了9年的时间。刻好后的石碑竖立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的太学讲堂前,这就是世称的“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笔画严谨、字形端庄、结构规范,成为当时官方的隶书标准字体,对汉字的规范和统一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