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写字”特别活动故事专栏16——程邈创隶 |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2-27 |
在隶书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的文字叫“秦小篆”,但是由于秦小篆书写难度大,书写速度也很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怎样进行文字的简化和改革。 程邈,是秦朝一个县里负责抄写文件的小官,因犯罪被关进监狱。在监狱里他想起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小篆太过复杂常常令他头疼,就萌生了改变字体的想法。 后来程邈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对篆书做出了大胆的简化演变,把篆书的弧线变成了直线,把圆转的连笔变成方折的断笔,把字形结构变得宽扁,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一行字的书写数量,经过改良的字体书写起来方便多了。 宋刻大观帖秦朝程邈隶书 程邈研究成功后就上奏了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的赞赏。 隶书发明后,很快被地方小官员们接受和运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服役的犯人),所以称他发明的书体为“隶书”。 隶书的发明标志着汉字演变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程邈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隶书之祖。 |